一、词义不同1、代代相传:代代相传,一代接一代地相继传下去.2、薪火相传:前一根柴刚烧完,2113后一根柴已经烧着,火永远不熄,比喻师生传授,学问一代代地继承下去.二、出5261处不同1、代代相传4102:出自战国列子的《愚公移山》,代代相传,无穷匮也.16532、薪火相传:出自《庄子.养生主》:"指穷于为薪,火传也,不知其尽也."原意柴烧尽,火种仍可留传.三、隐喻不同1、代代相传回:多形容物质层面,人丁兴旺.2、薪火答相传:多形容精神层面,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;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.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薪火相传 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代代相传
这个成语是薪火相传.图中有火字也有薪字,连接火字与薪字的是双向箭头,说明成语中有代表互相的,所以成语就是薪火相传.【成语】:薪火相传【解释】: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;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.前一根柴刚
就是眼睛瞎的意思.
薪火相传
言归正传 口口相传
成语释义 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.成语出处 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一篇:“口耳相传,或逮后世.”据说古代的武术,医学等有好多不能外传的东西就得用“口耳相传”.也就是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!保密性很高,但是有个缺点,就是那些绝技流失很快!知道的人挂了,那就没有人再知道了!很少有能最后还流传于世的!
口耳相传 拼音: kǒu ěr xiāng chuán 简拼: kexc 近义词: 口传心授 反义词: 用法: 解释: 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出处: 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一篇:“口耳相传,或逮后世.”
代代相传 薪火相传
口耳相传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【解释】: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.【出自】: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一篇:“口耳相传,或逮后世.”【近义词】:口传心授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宾语;指口头传授
薪火相传《庄子.养生主》:"指穷于为薪,火传也,不知其尽也."原以柴烧尽,火种仍可留传.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